黑龙江省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在答卷时,将面临一个新变化:主观试题、客观试题的答案需在一张答题卡上完成,且主观题必须答在规定区域内,不能像原来那样可以“满天飞”,否则将因计算机无法显示而丢分。
今年,黑龙江省高考评卷全面实行网上评卷,即计算机无纸化评卷。那么,网上评卷是如何进行的?对评分误差又是怎样控制的?考生答题时,答题卡写不下或写错该怎么办?记者采访了省招考办权威人士,请其就相关事宜进行详细解答。
电脑分类扫描答题卡 主观题评卷还得靠人
据介绍,网上评卷将首先对考生的答题卡进行扫描,并按评卷题目进行划分。然后是计算机程序自动评阅客观题部分,包括提取考生客观题的答题资料、自动阅卷,形成考生客观题部分的分数。
主观题的评阅过程是:电脑首先对主观题进行分类,如简答题、论述题等,然后将不同的题型分别提供给指定的评卷教师。当评卷教师评完一份试卷后,计算机系统会自动提取下一份试卷供评阅。在主、客观题都评阅完成后,计算机系统核对考号与考卷的对应关系,将主、客观题的成绩进行总统计(相当于人工评卷的登分与合分过程),最后将所得成绩存入计算机系统。
据了解,网上评卷能实时、全程监控评卷情况。通过计算机网络,评卷管理人员、学科顾问、题长、组长等都能根据统计、分析,实时监控评卷教师对评分标准的掌握情况和评卷进度,并随时进行调整。
主观题评分要取平均值 计算机对试卷自动记分
为有效控制主观题的评分误差,使考生得分更加公平、更具科学性,在整个网上评卷过程中,每个评卷教师只能在计算机上看到隐去考号、考生姓名的所评试卷部分。同时,不知道自己所评试卷别人是否评过,也不知道别人已评试卷的得分,而且每份试卷的分发、调出、返回、记分、提交等,也完全由计算机自动进行。
对主观题评分时,首先是两名评卷教师对同一份试卷分别评分。两人评分在规定的误差之内,取两人的平均值;如超出规定的误差,再由第三人评分,如第三人评分与前两人中的一人评分在规定的误差之内,则取两人的平均值;如再超出误差规定范围,则由第四人再评或交由学科顾问、专家裁定。网上评卷可确保每道题的最终得分必须是两人评分在规定的误差之内的平均值。
主观题答在规定区域 修改不得使用涂改液
为确保每个考生的答题卡图像清晰,让评卷教师易识读,网上评卷对考生用笔提出明确要求:客观题涂卡部分必须使用标准的2B铅笔,主观题部分最好用0.5毫米以上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有做图题时,可先用铅笔绘出,经确认后再用0.5毫米以上的黑色笔描清楚。除规定的2B铅笔可用于客观题涂卡外,不得使用铅笔、红色字迹的笔书写答题。
省招考办提醒广大考生,答题卡对答题范围有严格规定。客观题答题卡的有效答题范围是供考生用2B铅笔填涂的涂点,主观题部分的书写必须在答题卡上规定的答题区域之内。如果书写超出了答题区域,超出部分在评卷时将不会被显示。
考生的主观题答卷要清晰、简洁,如出现写错或想修改的地方,只能把原书写的部分划掉,重新书写修改的部分,但不能超出规定的答题区域。同时要注意,不得使用涂改液或涂改胶带,不要使试卷破损,并不得折叠答题卡。
考生条形码仔细核对 答题卡扫描准确无误
条形码在网上评卷中是计算机识别考生身份的唯一标识,考生各题得分,以及各科总分的合成,计算机只凭考生的条形码进行识别和记录。按规定,条形码应在考生进入考场后,由监考人员发给考生。在答题前,考生要对条形码上打印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指定的条形码框中。
对许多考生和家长关心的答题卡扫描是否会出错的问题,省招考办权威人士表示不会出现这种问题。据介绍,高考评卷采用高速图像扫描仪,扫描仪能自动筛检出重张答题卡,避免考生答卷“张冠李戴”,同时对答题卡受损、空白答题卡和漏扫答题卡等现象也能自动检测。因此,只要考生能够正确填涂、书写,在指定位置贴上自己的条形码,考生答卷是能准确无误地扫描读入评卷系统数据库的。